義利之辨
壹、 ppt 貳、 教學 影片 00:00-20:00 《 孟子 》︰義利之辨,馬叔禮老師講解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MoD1HOS2zs&t=4s 參、相關影片分享 1. 文茜世界財經週報 2018.08.05.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LYIG5cwocI 2. 文茜世界財經週報 2018.08.12.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gQeoIBMxiI 3. 孟子的智慧 傅佩榮老師講解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22wwNLufkM&t=19s 肆、 相關資料 ○義利之辨 課文 孟子見梁惠王。王曰:「叟,不遠千里而來,亦將有以利吾國乎?」 孟子對曰:「王何必曰利?亦有仁義而已矣。」「王曰:『何以利吾國?』大夫曰:『何以利吾家?』士庶人曰:『何以利吾身?』上下交征利,而國危矣!萬乘之國,弒其君者,必千乘之家;千乘之國,弒其君者,必百乘之家。萬取千焉,千取百焉,不為不多矣;茍為後義而先利,不奪不饜。」 「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,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。」 「王亦曰:仁義而已矣,何必曰利?」 ☆馬叔禮老師演講重點整理︰ 一、中國散文三大典範 《孟子》︰講思想、講理論 《史記》︰人物 《莊子》︰講大自然、人文 (用寓言) 二、孔子不太直接批評,孟子則用孔子的思想來反省九流十家的問題,因此,形成了中國的思想上的大辯論。 三、歷史上所有大是大非的辯論,最後為社會上大多數讀書人接受的,幾乎都是孟子定下來的規則。例如性善論在中國是主流、天爵比人爵大。 四、古代也有商業,但沒有商業化。 商業化︰用商業的觀念去看政治、看教育、看經濟、看文化,所有東西都 用商業的利益觀點來看。 ...